杨太嫂的慧眼识珠45


在清贫的山村里,杨太嫂以扎实的针线活和聪慧的口才闻名。一日,一位衣衫褴褛的少年敲开她的柴扉,自称名为刘伯温,因路途遥远,身无分文,恳求留宿一夜。

杨太嫂虽然家境贫寒,却心存善念,收留了刘伯温。晚饭时,杨太嫂发现刘伯温举止文雅,谈吐不凡,对经史典籍如数家珍。她不禁好奇地问:“小郎君,你为何落得这般境地?”

刘伯温叹息道:“家道中落,仕途不顺,如今流落至此。”杨太嫂听后,深感同情。她对刘伯温说:“虽然你身处逆境,但你的才学绝非凡品。若勤奋好学,他日必成大器。”

杨太嫂的一番话,如醍醐灌顶,激发了刘伯温的斗志。他不分昼夜地苦读,杨太嫂便用针线活补贴家用,帮他购置笔墨纸砚。数年后,刘伯温考取功名,官拜宰相。

当刘伯温衣锦还乡时,专程登门拜访杨太嫂。他感激涕零地说:“若非太嫂当年收留,我何能有今日的成就?太嫂慧眼识珠,恩同再造。”

杨太嫂谦虚地笑道:“小郎君客气了。你的才学与努力才是你成功的关键。况且仁义相助,本就是乡邻之间应尽之责。”

刘伯温感念杨太嫂的恩德,下令在村中修建一座祠堂,供奉杨太嫂,以表彰她的善举和慧眼识珠。从此,杨太嫂的美名世代相传,成为村人津津乐道的故事。

2024-09-21


上一篇:[谭松韵工作室]:万千宠爱,无处安放的爱意

下一篇:范志兵:从草根军官到共和国上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