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杨二嫂:内心复杂的矛盾个体》人物形象分析教案19


导读:《杨二嫂赶场》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,塑造了杨二嫂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。杨二嫂是一个内心复杂、矛盾的女性,她的形象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,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。

教学目标:
通过对杨二嫂形象的分析,了解旧中国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。
体会鲁迅先生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。
学习如何从文本中分析人物形象。

教学过程:一、导入新课(5分钟)
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:
- 同学们,你们读过《杨二嫂赶场》这篇文章吗?
- 你们对杨二嫂这个人有什么印象?
- 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杨二嫂的人物形象。
二、分析文本(25分钟)
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:
1. 外貌描写

找出原文中描述杨二嫂外貌的句子。
分析这些描写是如何反映杨二嫂的性格特征的。

2. 动作描写

找出杨二嫂在文中所做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。
分析这些动作所表达的杨二嫂的心理状态。

3. 语言描写

找出杨二嫂在文中所说的几句有代表性的台词。
分析这些台词是如何体现杨二嫂的内心世界的。

三、人物分析(15分钟)

通过以上文本分析,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杨二嫂的人物性格特点:
勤劳坚强:杨二嫂是一个勤劳能干、任劳任怨的农村妇女。
命运坎坷:杨二嫂一生坎坷,丈夫早亡,儿子被抓壮丁,生活贫苦。
内心矛盾:杨二嫂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生意志,另一方面又承受着生活的重压,内心充满矛盾和压抑。
性格悲凉:杨二嫂的性格悲凉,她对生活失去了希望,只想早日解脱。

四、鲁迅的同情与关注(10分钟)

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对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同情和关注:
通过杨二嫂的形象,鲁迅揭示了旧中国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。
鲁迅对杨二嫂的同情不仅体现在对她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中,还体现在对她的精神力量的赞颂中。
鲁迅希望通过杨二嫂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女性苦难的关注,推动社会进步。

五、总结(5分钟)
教师总结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分析,并强调鲁迅先生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。
板书设计:
杨二嫂:内心复杂的矛盾个体
- 外貌:勤劳、坚强
- 动作:矛盾、压抑
- 语言:悲凉、绝望
- 性格:勤劳坚强、命运坎坷、内心矛盾、性格悲凉
- 鲁迅的同情与关注:揭示女性苦难、赞颂精神力量、推动社会进步

2024-09-29


上一篇:绝处逢生:郑龚燕的坚强求生传奇

下一篇:谭松韵网剧:《请回答,时光》中的治愈暖心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