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安郑晓燕:为村民奔走接“义水”的巾帼英雄30


在太行山腹地的武安市西南部,有一座名为柳树头的小村庄。因地处山区,缺水是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难题。2016年,一位名叫郑晓燕的普通妇女,毅然挑起了为村民接“义水”的重担,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巾帼赞歌。

郑晓燕出生在柳树头村,自幼在缺水的环境中长大。她深知,水是生命之源,没有水,村民的日子将寸步难行。2016年,村里的水井枯竭,村民饮水困难,郑晓燕心急如焚。

无奈之下,郑晓燕决定向邻村求助。她挨家挨户地走访,说明柳树头村的困难,希望对方能够伸出援手。然而,由于地理位置偏僻,涉及用水安全等问题,邻村都婉言拒绝了她的请求。

郑晓燕没有气馁,她又想到了用拖拉机给村民送水。她找到了一位开拖拉机的亲戚,商量好运送水的时间和路线。每天清晨,郑晓燕都要早早起来,帮助亲戚装载水桶,然后挨家挨户地为村民送水。烈日炎炎,郑晓燕浑身湿透,但她从未喊过苦喊过累。

长期的奔波,让郑晓燕的腰椎出现了问题,但她依然坚持着。她每天都要送200桶水,上午送60桶,下午送140桶,一天下来要走几十里山路。村民们看到郑晓燕的辛苦,纷纷出来帮忙。有的帮忙抬水,有的帮忙看护水桶,郑晓燕的善举感动了整个村子。

郑晓燕的坚持感动了邻村村民,他们主动提出提供帮助。2017年,邻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,投资40多万元,修建了一条长达1800多米的管道,将水源引到了柳树头村。从那天起,柳树头村终于告别了缺水历史,郑晓燕也圆了自己的梦。

如今,郑晓燕仍然是柳树头村的“送水人”。她每天都会去检查水源,查看水质,确保村民用水安全。村民们对郑晓燕感激不尽,称她为“村里的水仙子”。郑晓燕的事迹也在当地广为传颂,她被评为“感动武安十大人物”。

郑晓燕的故事是一个平凡中见伟大的缩影。她用自己的善举和坚持,为村民带来了水源,为村子注入了生机。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
2024-09-29


上一篇:知己难求,真情永存

下一篇:郑钦光:时来运转,逆风翻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