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松坚:药神背后默默无闻的科研斗士34


在2018年火爆全国的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中,许多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无数人的心,而其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——谭松坚,却鲜为人知。他是一位制药工程师,也是特效药格列宁的幕后英雄,为无数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。

谭松坚从小对化学情有独钟,高考后顺利考入四川大学,主修制药工程。毕业后,他进入成都一家研究所从事药物研发。由于天赋异禀和勤奋努力,他很快脱颖而出,成为研究所的骨干力量。

上世纪90年代末,一种名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癌开始在我国蔓延,患者生存率极低。谭松坚得知这一情况后,毅然决定投身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研发。

当时,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。谭松坚带领团队从头做起,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,终于在2002年合成了格列宁。这种药物疗效显著,不仅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,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。

然而,格列宁的研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由于成本高昂,许多制药公司对生产格列宁望而却步。谭松坚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四处奔走,寻求合作伙伴,最终与一家印度制药公司达成合作,以低廉的价格生产格列宁。

格列宁的上市,给中国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。无数患者因它而重获新生。然而,谭松坚却选择淡出人们的视野,继续默默无闻地为药物研发事业奋斗。

2013年,谭松坚团队研制出的另一种创新药——伊马替尼二甲磺酸盐,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。这标志着谭松坚团队在抗击白血病的道路上又取得了重大胜利。

谭松坚是一位真正的药神,他的奉献精神和科研成果,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使命,为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2024-09-27


上一篇:[娱乐] 谭松韵的灿烂笑容化解娱乐圈的冰冷

下一篇:颇具匠心的剩饭,饱含爱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