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才子与禅师的机锋对决39


在清乾隆年间,有一位颇具才华的文士郑钦安,才华横溢,名扬四海。然而,他的性情却有些恃才傲物,常以自己的学识和才情轻视他人。

一日,郑钦安听说有一位得道高僧陈修园,名声显赫,便心生结识之意。他来到陈修园的寺庙,满怀期待地叩门求见。没想到,陈修园并没有立即接见他,而是吩咐弟子让他在外等候。

郑钦安心中不悦,暗自腹诽:“区区一个老和尚,竟敢怠慢于我?”他等候了许久,陈修园仍然不出现。郑钦安耐不住性子,便高声叫嚷起来:“陈修园,我乃郑钦安,你竟敢如此无礼?”

陈修园在屋内听到郑钦安的叫嚣,心中不禁暗笑。他缓缓起身,走出禅房,来到郑钦安面前。郑钦安见陈修园面容慈祥,气度不凡,心中顿时一惊。他连忙上前行礼,问道:“不知大师如何称呼?”

陈修园微微一笑,说道:“贫僧法号修园,不知这位施主来我寺所为何事?”郑钦安忙将自己的来意道出,陈修园听后,并不直接回应,而是反问道:“施主既是饱学之士,可知何为‘机锋’?”

郑钦安自负才华,当即答道:“机锋者,乃佛教禅宗用来激发人悟道的方便法门,通过拈出奇特的问答,使人顿悟自性。”陈修园颔首道:“不错。如今贫僧就以机锋相赠,施主可愿接招?”

郑钦安求之不得,连忙应允。陈修园微微一笑,问道:“施主可曾见过昨日的花?”郑钦安略一思索,答道:“未曾。”陈修园又问:“施主可曾见过今日的花?”郑钦安仍然答道:“未曾。”

陈修园不以为意,继续问道:“施主既然未曾见过昨日之花,未曾见过今日之花,那么施主所说的花究竟是什么花?”郑钦安哑口无言,竟答不上来。他这才明白,陈修园的机锋之问,意在让他领悟到语言的局限性和当下觉悟的意义。

郑钦安顿觉汗颜,对陈修园的智慧和修为心生敬佩。他拜谢陈修园的指点,告辞而去。从此以后,郑钦安收敛了傲气,潜心修身养性,最终成为一代名儒。

2024-09-27


上一篇:杨三嫂的辛酸与鲁迅的良知

下一篇:谭支松:绝处逢生,谱写人生华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