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回眸杨嫂节] 祭祀与传承中的返乡盛典49


在巍巍秦岭的怀抱中,临潼区的草堂村流传着一种古老而颇具特色的习俗——杨嫂节。它是一个祭祀先祖、祈求平安和丰收的节日,也是在外游子们回乡团聚,共享天伦之乐的重要日子。

相传,杨嫂是该村的先祖,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子。她以织布技艺精湛而闻名,为乡亲们带来了温饱与富足。后来,她不幸早逝,乡亲们为了纪念她的功德,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祀活动,这就是杨嫂节的由来。

杨嫂节历经数百年传承,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仪式。节日前夕,乡亲们会精心准备祭品,包括猪头、馒头、水果和纸钱。初三这天,大家早早来到祠堂前,摆放祭品,焚香祈福,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主祭。

祭祀仪式结束后,便是家人团聚、共享美食的时刻。杨嫂节特色的菜肴有“杨嫂肉”和“杨嫂饼”。“杨嫂肉”是用猪头、猪肉和调味料经过长时间炖煮而成,肥而不腻,香气扑鼻。“杨嫂饼”是用糯米粉、豆沙和芝麻制作的,外酥里糯,甜而不腻。

除了祭祀和美食,杨嫂节也是游子们返乡的节日。在外打拼多年的乡亲们,无论身处何方,都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赶回家乡,与亲人团聚,共叙情谊。村里的小路和广场上,到处都是亲朋好友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

更重要的是,杨嫂节承载着草堂村的文化传承。通过祭祀活动,村民们不仅追忆先祖,也学习他们勤劳、善良、团结的品德。同时,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回到家乡,与父母长辈、兄弟姐妹相聚,不仅增进了亲情,也促进了村庄的发展与建设。

时至今日,杨嫂节已经成为临潼区乃至陕西省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它不仅是草堂村人的节日,更是秦岭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杨嫂节都会在草堂村如期举行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这一古朴而隆重的盛会,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2024-09-21


上一篇:[范志大的非凡忠诚:一个大汉忠臣的故事]

下一篇:权志龙与朴宰范:宿敌和兄弟的情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