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河市范志山:从赤脚医生到全国模范67


在河北省沙河市,有一座名为范志山的小山。它并不高大,但却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,讲述了一位赤脚医生毕生奉献给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传奇人生。

范志山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贫困山村。从小,他就目睹了许多村民因缺乏医疗条件而受病痛折磨。1958年,年仅18岁的范志山在乡亲们的支持下,毅然放弃了学业,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。

范志山没有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,但他靠着自学和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草药知识和临床经验。他跋山涉水,走村串户,为村民们送医送药,救死扶伤。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,尽心尽力地治疗,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爱戴。

范志山不仅医术精湛,还热心公益。他组织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建设卫生厕所,改善村容村貌。为了防止村民患上碘缺乏病,他还带领村民种植了大面积的紫花苜蓿,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碘元素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范志山的名声越来越大。他不仅在沙河市,甚至在全国都享有盛誉。1965年,范志山被评为全国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,1978年,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。在全国人大期间,他积极建言献策,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奔走呼吁。

1989年,范志山因年事已高,从赤脚医生岗位上退休。但他仍心系村民的健康,继续为他们提供义务医疗服务。为了方便村民就医,他在自己家中开设了诊所,免费为村民们把脉问诊。直到2016年去世前,范志山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,为村民们奉献了58年的光阴。

范志山去世后,沙河市政府将范志山生前常去义诊的村庄附近的山命名为“范志山”,以纪念这位杰出的赤脚医生。这座小山不高,但它承载着范志山为人民服务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丰碑。

2024-09-25


上一篇:杨二嫂:一个不寻常的灵魂

下一篇:范志红的家人如何改变了她的生活